教育技术联络工作方法与价值:TAM模型视角下的实践分析
引言
 
在教育技术领域,教育技术员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不仅是技术的传播者,更是连接教师与教育技术之间的桥梁。他们负责将最新的教育技术引入校园,并与教师建立有效的沟通,以推动技术的接纳与应用。本文旨在从技术接受模型(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TAM)的角度,探讨笔者作为教育技术员及对接校中国文化教学中心(CCTC)的联络人,在推广教育技术过程中的一些体验和感悟,以期为教育技术的同仁提供有益参考。
本文将使用TAM分析联络工作案例。TAM是信息系统领域中一个广泛应用的框架,用于阐释用户对信息技术的接受行为。TAM模型包含两个核心要素,即感知有用性(Perceived Usefulness)和感知易用性(Perceived Ease of Use),感知有用性被定义为“个体相信使用特定系统能提高工作绩效的程度”,而感知易用性则被定义为“个体相信使用特定系统无需过多努力的程度”。[1] 这两个因素被视为用户接纳和使用信息技术的决定性因素。
 
背景
 
中国文化教学中心(CCTC)成立于西交利物浦大学建校之初,是学校实施人文教育与通识教育的教学、研究和管理的中心。 [2]
作为西交利物浦大学学习超市教育技术组的一名教育技术员,笔者负责校级学习管理平台Learning Mall Core的支持、维护与管理,以及推动教育技术的普及。致力于将创新技术与教育实践相结合,旨在提升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体验。从教育技术员的工作职责出发,了解教师如何接受教育技术至关重要,因此选择TAM,从推广的教育技术对用户的有用性和易用性角度,来分析联络案例中CCTC教师对教育技术的接受程度是极有帮助的。
 
工作开展
 
2024年,笔者共为CCTC举办了两次会议和两次培训。这些活动旨在加深与教师的联系,解决他们在使用教育技术时遇到的实际问题,并且推广教育技术。特别是在AI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方面,笔者的工作不仅帮助提升了教师的AI素养,也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学习和交流的途径,这对于提升学术部门的技术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 初次会议
此次会议旨在与CCTC的教师建立联系,了解他们的需求,并解决他们关心的问题。会前已提前收集各门课程教师的问题和建议。
 
问题和建议收集表
 
会议当天,共有20余名教师出席。笔者首先阐述了会议目的,介绍了教育技术联络员的职责,并强调了加强CCTC和学习超市教育技术组之间沟通的重要性。
 
 
会议的第二部分,笔者逐一解答了收集到的问题。例如,在导出成绩时,笔者建议教师使用Gradebook一次性导出多个班级的成绩,而不是在Assignment收件箱中分别导出,以此提高效率。教师们在会议中就表示获益匪浅,此次会议高效地解决了他们的长期困扰,充分体现了感知有用性的作用。
 
会议结束后,笔者建立微信联络群以便教师们在遇到问题时能够及时获得帮助,此外,这也有助于西浦学习超市教育技术组更及时地获取CCTC的学院动态,从而提供更好的支持。
 
  • 君谋AI平台分享会
 
随着AI技术的持续升温,AI赋能教育成为了教育界必须考虑的课题。在此背景下,西浦学习超市开发了君谋AI平台,通过AI聊天、文生图、智能体等功能,赋能西浦师生的教与学。这次分享会的主题是西浦君谋AI,剩余时间用于答疑。
会议中,笔者先了解了各位教师的AI工具使用情况,并从AI的基本概念开始向大家科普君谋AI。笔者演示了平台的各项功能,包括聊天、文生图、知识库等。如,教师可以为自己的课程配备具有专有知识库的AI助教。部分教师对AI工具的能力感到惊讶,并表示收获颇丰。
AI功能演示结束后,笔者按顺序解答了提前收集到的问题,并分享了关于Learning Mall Core上快速设置Quiz的技巧。
 
  • 互动工具培训
 
因教师对课堂互动工具的兴趣,笔者为CCTC教师们进行了互动工具的专场培训。互动工具是帮助学生以动态的方式参与学习的技术。其益处包括提供多种学习方式;增强学生参与度;提供及时反馈。培训介绍了Learning Mall Core上的课堂互动工具和一些市场上主流的互动工具,包括Jazzquiz、Wordcloud、H5P、Wooclap等。以Jazzquiz为例,教师可以用互动的方式进行随堂测验,即时公布学生答题情况和答案,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节奏,活跃课堂气氛。培训采用了体验和实操结合的方式,让教师以学生的角度去体验互动工具的效果,通过实操练习,让教师当堂学会设置与操作,加深印象。
 
 
 
经验分享
 
鉴于教师对教育技术联络活动的积极反馈,特此总结分析经验,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参考和帮助。
在沟通效率方面,通过CCTC内部联络人周婷的协调和动员,能更好地配合各科教师的时间,邀请到更多教师参与会议和培训;可以在会议邀请邮件中附上收集答疑问题的表格链接。通过提前收集问题,提前准备,更好把握会议内容;通过组建沟通群,教师有问题可以及时反映,相较于传统的邮件沟通,也提升了沟通效率。
在传递技术知识方面,选择前沿的教育技术知识进行传递。西浦学习超市教育技术组开发的君谋AI平台,提供了一个强大的工具,在推动教师信息化素养提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教育技术员的进一步培训和实践指导,帮助教师理解和应用AI技术。这些举措使教师能够紧跟教育科技潮流,促进教学创新,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
在个性化服务方面,选取教师感兴趣的话题,如,有教师提出课堂互动工具的培训需求,笔者特意组织了互动工具专场培训;选取教师在工作中遇到的痛点,如,了解到CCTC有学生多、需重复设置多场在线考试的痛点后,特意研究相对应的设置方法进行分享。通过定制化的培训和技术分享满足教师在教育技术上的学习需求,解决工作中的问题 ,提升工作效率。
 
结论
 
通过联络工作,解决了教师们对Core系统设置的多项疑问,提升了教师们的工作效率,同时也降低了学习超市教育技术组的问询量。新教育技术的推广,帮助教师紧跟教育技术趋势,提升信息素养,促进教学创新。教师们通过微信群和个人微信沟通,可以更快地反馈问题。
TAM模型的应用帮助笔者更好地理解和解释教师对教育技术的接受行为,为笔者的沟通策略和教育技术推广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从感知有用性的角度分析,笔者在两次会议上回答的问题,均提前从教师那里收集或观察到;互动工具的培训,也是基于教师提出的需求。这些问题的解答,基于教师的实际需求,能够切实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提升教学效果。利用AI工具顺应新时代教育趋势,可以有效赋能教育,帮助教师解放生产力,促进教学创新。从感知易用性的角度分析,笔者尽量使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解释问题,介绍教育技术。如问题比较复杂,笔者则会实际演示操作步骤帮助教师们理解。互动工具培训中,采用演示和实操结合的方式,帮助教师理解和学会使用互动工具。通过微信群聊等方式快速支持,确保教师在使用教育技术时遇到问题能及时获得帮助,降低教师使用教育技术时的畏难情绪。这些方式的使用让教师更容易理解教育技术,提升接受度。
从模型的适用性来分析,本联络案例可以充分反映TAM模型的适用性,教师对于他们认为有用的知识、技术,以及他们认为容易使用的技术的接受度很高,表明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与用户的行为反馈成正相关。但TAM模型不能完全解释教师们的技术接受行为,特别是当涉及到更复杂的社会或组织因素时,其有一定的局限性。
总的来说,笔者有幸作为西浦学习超市教育技术组和中国文化教学中心(CCTC)的联络员。在联络工作中不仅锻炼了自己,也促进了教育技术组和学术部门间的合作,把先进的教育技术向学术部门进行了推广,解答了教师们在学习管理平台使用上的疑惑,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1. Davis, F. D. (1989). Perceived Usefulness, Perceived Ease of Use, and User Accepta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IS Quarterly, 13(3), 319-340.
  2. Chinese Cultural Teaching Centre.Retrieved December 31, 2024, from: https://www.xjtlu.edu.cn/zh/study/departments/centres/chinese-cultural-teaching-centre

作者
李晨慧,西浦学习超市

日期
2025年01月18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