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国际在线交流激发学习者的积极性并培养跨文化能力

引言

 

      西交利物浦大学(XJTLU)是一所独特的中外合办大学。本校按照英国标准为中国学生授课。作者负责在语言学院的现代语言中心教学日语。该中心不仅为本科生提供日语和西班牙语课程, 还面向外籍师生开设中国语言与文化课程。日语部门负责提供日语语言模块(JPL) JPL001-008一系列课程。当学生完成JPL008学习时,预期可达到CEFR B1+水平。中国学生通常积极遵循老师指导并完成布置下的任务, 但部分学生习惯于等待任务, 不习惯实际应用他们的知识。这些问题在我们的课堂上也可以看到, 在口语活动中尤为明显。为应对此问题, 作者尝试了西交利物浦大学日语班与日本冲绳大学(学生专修中文)之间的线上交流活动。本文讨论了这种在线课堂活动的有效性及其未来发展。

 

 

研究问题

 

      本研究的核心问题是:

     如何提高学生在对话活动中的参与度

      对话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而非检查是否理解课本内容的任务。首先,对话者应该有想要交谈的对象和想与他人分享的内容。使用其在课本中学到的语言形式只是达成对话目标的一种方式。作者经常告诉学生:"我们不仅仅是师生关系。我们生活在同一个社会中。你是我的一部分,我也是你的一部分。我想了解你,也希望你了解我。"我们都是"社会参与者(social agent)",如果用CEFR的术语来说,我们平等地构成同一个社会。只有在课堂这个有限的环境中,我们的关系才被定义为师生关系。教师只是在相关学科的知识和经验方面更有优势,但在课堂之外,自然也有学生比教师更擅长的领域。作者认为,这种参与和兴趣是对话的基础。

 

 

研究方法

 

      为了实现促进学生口语活动的目标,作者测试了以下假设:

  1. 积极的听众能激励说话者。
  2. 当话题贴近说话者自身或由其自主选择时,他们的发言动机更为强烈。

      为验证这些假设,作者组织了JPL学生与在日本大学学习中文的大学生之间的在线交流。两个班级通过交换自拍视频片段,分享展示格子在中国和日本的日常生活。

      关于假设1,我们假设学生比起与班级教师交谈,更愿意与日本学生交谈。因为他们年龄相仿,并都对学习对方的语言和文化充满好奇。

      关于假设2,这个任务对于平时在社交平台上发布日常生活的年轻一代来说更容易入手。他们可以发挥比课本上对话更自由的创意。

       这个交流活动是在线进行的。当人们说起在线语言交流活动时,可能会联想到使用Zoom或Teams等在线会议应用程序进行实时交流。然而,实时交流存在几个问题。首先,协调两个班级的时间非常困难。根据不同地区的时差协调活动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如果将其作为课外活动会给学生和教师带来较为繁琐的负担。此外,对于初学者来说,在线与母语者自由交谈难度太高。与线下不同,在线互动中非语言性的交流非常受限,使用辅助工具,如画图或展示手机上存储的图片,也相对困难。这可能会让学习者处于焦虑的状态,例如无法应对母语者的语速,无法及时理解不熟悉的词汇,或无法立即做出有效的回应,这可能导致学习者失去自信心。因此,这次我们进行了异步(asynchronous) 在线交流。即学生制作一分钟左右的短视频,以此展示他们的日常生活,并将其发布于在线公告板Padlet上(照片1)。

 

图片1 Padlet

 

        双方的学生都可以看到对方的帖子,对其进行评论并以视频回复。在中国,使用社交平台受到一定的限制,可使用的平台有限;而在中国主流的平台却在国外使用不多。这是在进行国际交流活动时所需要注意的。因此,我们决定使用Padlet。它已在广泛的教育环境中得以应用,且在中国可以使用。Padlet的一个特点是灵活性。例如,可以自由更改面板设计,并且支持多种格式的帖子,包括文本、图像、视频、GIF、音频、链接等。

        作者在暑期课程中进行了这项活动作为测试案例。JPL在2023年6月举办了为期两周的日本语言和文化的暑期课程,包括语言学习和各种文化活动。在线交流在其中一节语言课中进行。首先,作者跟学生介绍了交流活动的梗概及其目的。接下来,作者展示了作者的自拍视频作为示范。作者在视频中介绍了以下三个主题:

 

  1. 中国超市的活鱼销售

        在中国超市的鱼类区,可以看到鱼在水箱里游动。当顾客购买时,店员会对内脏进行处理后再提供给客户。这与日本非常不同,在日本,鱼通常被切成片后直接放在泡沫塑料托盘中出售。 

 

  1. 广场舞

在中国的公园和广场上,经常可以看到当地妇女在傍晚时分聚集在一起,伴随着响亮的音乐跳舞。从日本人的角度来看,这种公共空间的使用方式非常有趣。 

 

  1. 使用二维码的街头小贩

       在日本,很少见到街头小贩,但在中国经常会看到人们在路边卖蔬菜。与日本的一个主要区别是,电子支付在中国非常普及,甚至路边卖蔬菜的阿姨也有自己的二维码。在中国,日常生活中几乎没有机会接触现金。 

 

       以上三点对于生活在中国的人来说是非常常见的场景,通常很难引起人们的注意。然而,从日本人的角度来看,这却是非常有趣的现象。因此,作者鼓励学生用最简单的日语介绍这些普通的日常生活中的小故事。这可以让学生寻找与日本朋友分享东西的同时重新发现自己文化的特点。

      在示范之后,学生需要开始寻找可以分享的内容。作者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这是因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并不会在教室里发生。我们在校园里寻找自己的故事,这使师生能够在一个与教室非常不同的环境中更轻松地谈论日本和中国之间的文化差异,这是非常大的收获。作者在暑假回日本的时候还参加了合作伙伴冲绳大学的一堂课,同样解释了交流活动的目的,并对如何使用Padlet的实践说明进行了讲解。

 

 

 

        每个学生都通过自己的视角向日本同学介绍了自己的生活。其中,有一名学生介绍了校园周围停放的共享单车,也有一名介绍了学生宿舍前的夜市摊位。还有一名学生坐在宿舍的床上,以独白的形式向镜头介绍自己。冲绳的学生也用中文进行了自我介绍,并投稿了班级舞蹈表演等内容。本课程共计有十六名学生,其中有十二名参与了这项活动。

        此外,在Padlet交流中作者还观察到一些有趣的互动链。例如,一名西浦学生A用日语分享了一段他在校园食堂午餐的视频。日本学生B和她的同学C在她们的视频中一起进行了回应。B用日语对C说:"学生A的视频怎么样?",C用中文回答:"很好!",视频中还装饰了中文字幕。(照片2)

 

图片2 Padlet上的互动

 

图片3 学生A用文本回应

 

        这样,一个简短但具有对话性的互动就发生了。此外,还产生了多模态(multimodal)的交流形式,文本、语音消息、照片、视频、表情包和点赞为互动提供了多样的选择。这意味着学生能够自主决定如何进行内容表述。

 

 

讨论

 

        在课程注册的16名学生中,有12名参与了这项活动。暑期课程是非学分课程,并不能计入成绩。因此,本次交流活动完全基于学生自主参与,我们获得了约75%注册学生的参与。这项活动的目的是增加学生在口语练习中的参与度。交流采用异步方式,能够让第一次与母语者交谈的学生不会感到过于困难。同时,我们使用录像交换式的交流,这使学生能够重复练习和检查自己的发音,他们可以反复录制视频到对自己的发音满意为止,这帮助学生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及其自觉性。同样,他们也可以重复听对方的音频到能够理解为止,这无疑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

        但是我们仍旧发现了问题,尽管存在初步的互动,但深入互动却相对匮乏。为有效应对这一问题,我们在2024年6月的JPL暑期课程中融入了新的交流活动。这项活动利用线上设计软件Canva的共同编辑功能,鼓励学生创作双语图画书。我们使用Microsoft Teams进行了50分钟的在线研讨会。学生将被分成小组,根据选择的图片创作双语故事。这需要考验学生的图像选择、叙事构建、语言翻译能力,这考察了学生语言和非语言表达能力的综合运用。

        根据线上会议结束后的问卷调查,89%的参与者同意这项活动增加了他们的学习动力与兴趣。尤为注目的是,尽管这是学生们的首次见面,89%的学生认为他们的在线互动伙伴就像同班同学一样。这表明在线互动可以为两边的学生创造良好有效的群体动力。

        鉴于上述积极反馈,我们正在继续开发在线交流活动。这项计划是由EDU的Anisa Vahed博士领导的协作式在线国际学习(COIL即Collaborative Online International Learning)项目的一部分。作者计划在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开展的下一轮活动中,不仅纳入日本学生,还将邀请来自韩国、印度尼西亚和在日求学的留学生共同参与。在这种跨语言环境中,所有语言资源都被将成为实现交流的宝贵工具。这与CEFR(欧洲委员会,2018)提出的多语言概念高度契合。

 

 

结论

 

        本文报告了中日语言课堂之间异步在线互动的实践活动。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反馈展现了活动的积极成果。我们希望在下一次活动中布置协作任务,培养学生练习更深层次的沟通并发展其跨文化交际能力。此外,我们希望观察在语言超越环境中会发生什么

 

 

 

 

 

 

 

 

文献

 

Advance HE. (2023). Professional Standards Framework for teaching and supporting 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 Advance HE. Retrieved from https://advance-he.ac.uk/knowledge-hub/professional-standards-framework-teaching-and-supporting-learning-higher-education-0?_ga=2.265677199.1044454778.1722636467-1957050873.1722636466 

Council of Europe. (2018). CEFR Companion Volume with New Descriptors. Retrieved from https://www.coe.int/en/web/common-european-framework-reference-languages/companion-volume-with-new-descriptors

LIU, M., & JACKSON, J. (2008). An Exploration of Chinese EFL Learners' Unwillingness to Communicate and Foreign Language Anxiety. 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92(1), 71-86. https://doi.org/10.1111/j.1540-4781.2008.00687.x

Vahed, A., & Rodriguez, K. (2020). Enriching students’ engaged learning experiences through the collaborative online international learning project. Innovations in Education and Teaching International, 58(5), 596–605. https://doi.org/10.1080/14703297.2020.1792331

Horwitz, E. K., & Horwitz, M. B. (1986). 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 Anxiety. Joann Cope Source: 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70(2) (Summer, 1986), pp. 125-130

Zhang, J., Liu, J., & Ohashi, M. (2018). Outcomes and challenges of interactive international remote teaching: A case study of remote network exchange between Qingdao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nd Tokushima University.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15, 55-64.


作者
田添畅彦,
日语中心,
语言学院现代语言中心,
西交利物浦大学

日期
2024年08月24日

相关文章